强对流雨水多发季节,如何快速掌握水浸情况?违章建筑位置隐蔽,怎么实现全天候巡查?偷倒建筑垃圾,怎样消除安全隐患……这些高难度问题,靠一个“天选打工人”——无人机就能解决。
今年初,番禺区积极响应“百千万工程”号召,以无人机低空遥感网服务平台为引擎,加速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的步伐,把基层治理变成了基层“智”理。
实现基层“智”理
除了垃圾投放监管外,违法搭建、夜间施工、偷倒渣土等“躲在暗处”不易察觉的违法行为,也难逃无人机的火眼金睛。尤其是违法搭建,一直是农村管理工作中的“顽疾”,它们隐蔽性强,违法时间短,易反复,难查处。但如今,工作人员只要轻点鼠标,给无人机下达巡航任务指令,一架架无人机便转动桨叶,化身为“空中侦察兵”,在预设航线上自动调整飞行姿态、云台角度等,精准抓拍。 “无人机能有效打破空间、地域等因素的制约,高空俯视下,可以迅速识别视觉死角的违法情况,并且将视频画面实时传送,后台通过AI智能识别进行比对分析,让我们能精准锁定违法证据。”番禺区城管局执法人员表示。
在无人机的“天眼”之下,再隐蔽的违法行为也无所遁形。据统计,低空遥感网服务建设平台试运营期间,无人机已完成飞行700余架次,采集照片20000多张,共识别出各类线索800余条。这些线索的及时发现和上报,为相关部门快速介入、及时处理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构建智慧城市新蓝图
而构建这张监测网的关键,在于无人机机巢。无人机机巢,又叫无人机自动机场,是专门为无人机设计的专用停放场所,是近几年发展的新型基础设施,通过自主起降、航飞、充电或换电,实现无人值守和长时间连续不间断作业。它可以为监测区提供全天时、全要素、高频率和实时智能识别的高效监测能力,并将监测线索直接上传到平台系统,助力监管部门、执法部门及时处理。
助力“百千万工程”
无人机用于基层治理,远不止飞行、拍照这么简单。 在广州融合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数据中心,工作人员正忙碌地分析着无人机传回的数据。大屏幕上,一张张数据图表清晰展示着各类线索的分布情况,为决策、违法行为处置提供了直观的参考。
“这些数据是制定治理策略的重要依据。”该工作人员表示,“传统方式的巡检主要依靠人工+监控等形式,数据的实时性无法得到保障。针对这一现象,我们提出采用网格化巡检方式,将全区进行无缝网格划分,并根据勘测情况规划网格标准航线,达到通过一次网格巡查,识别多条专题线索的目的。” 在低空遥感网服务平台支持下,工作人员不仅可以安排网格化飞巡、指挥调度、集群调度,还可以根据需求规划航线、数据管理和综合分析,让决策部署和社会治理更加科学、更加精准。
广州融合数据科技有限公司表示,将继续配合番禺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对番禺区低空经济进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实现全区“一张网、一平台、多服务”的目标,并根据不同领域需求,开发推出更多无人机低空遥感场景应用,促进基层治理从传统、分散、低效向精细化转变,把提高市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落到实处。 来源:番禺融媒 记者卢晓韵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GEOAI中科云图):基层治理“飞”出新高度 番禺搭建低空遥感网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