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9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明确从2021年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将分两个阶段推进交通强国建设。到2035 年,基本建成交通强国,形成三张交通网、两个交通圈,基本形成“全国 123出行交通圈”。
-
2021年2月 低空经济写入《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发展交通运输平台经济、枢纽经济、通道经济、低空经济”。
-
2021年3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全文发布,其中在第十一章“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中明确: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建设世界级港口群和机场群,稳步建设支线机场、通用机场和货运机场,积极发展通用航空。
-
2021年 民航局、发改委、交通部印发的《通用航空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要积极发展空中短途运输,提出通过立法等方式处理好短途运输、无人机等新领域新业态发展、新技术应用。
-
2021 年前后 湖南、江西、安徽等省作为全域低空试点改革省份,已计划、划批和实现了对低空飞行的规划和监管,三地也有望联动以实现跨域的管理。 -
2022年5月30日 交通部发布《正常类飞机适航规定》(新版 CCAR-23 部),专门增加了“H 章电动飞机动力装置补充要求”,对eVTOL等新型飞行器实现兼容。
-
2022年10月 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布了《上海打造未来产业创新高地发展壮大未来产业集群行动方案》,指出上海将面向深海空天利用和空间拓展,在空天利用方面,突破倾转旋翼、复合翼,智能飞行等技术研制载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等,探索空中交通新模式。 -
2023年10月 工信部、科技部、财政部、中国民航局四部委联合印发了《绿色航空制造业发展纲要(2023-2035)》。文件明确提出,2025 年eVTOL 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实现试点运营,加快 eVTOL 融入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到2035 年建成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绿色航空制造体系。
-
2023年11月2日 由国家空中交通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起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空域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正式发布。低空经济迅猛兴起空域供给和需求矛盾发生深刻变化,现行空域管理模式已不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在此背景下,《条例》应运而生,通过对空域管理模式进行顶层设计,实现空域资源科学精细配置、分级分类管理、动态灵活使用,为低空经济赋能。 -
2023年12月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在重要讲话中全面总结2023年经济工作,系统部署 2024年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打造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未来产业新赛道,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
2023年12月 中国民用航空局于 2023 年 12月 21日发布了《国家空域基础分类方法》,它是为充分利用国家空域资源,规范空域划设和管理使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及其补充规定制定的方法。自此我国的空域从只有管制空域发展为既有管制空域,也有非管制空域。
-
2024年3月 在全国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首次将“低空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
2024年3月 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财政部、中国民用航空局印发《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到2030年,推动低空经济形成万亿级市场规模。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艾邦智飞网):低空经济发展正迎来重要的窗口机遇,部分重要政策盘点
无人机产业链逐渐完善,包括无人机研发、生产、销售、培训、维修等领域。上游环节主要包括无人机主机、发动机、传感器等关键部件的研发和生产;中游环节是无人机整机制造;下游环节为无人机应用服务,包括航拍、测绘、巡检、农业植保等。欢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入无人机产业链讨论群,共同交流学习。
艾邦无人机及低空经济产业通讯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