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自此,“低空经济元年”正式开启。

 

元年启幕,绿色航空未来已来

 

氢动力飞行器:从低空经济元年迈向广阔未来

 

低空经济是指以低空空域为依托,以各种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飞行器的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

 

2024年,在政策、资本、技术、市场等多方力量的共同驱动下,低空经济乘势起飞。据赛迪顾问测算,2024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约为6702.5亿元。中国民航局预测,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攀升至1.5万亿元,到2035年,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突破至3.5万亿元。据《新能源飞行器发展白皮书2024》统计,截至2024年10月,全球范围内新能源航空企业已超300家,在研项目超过700个,多款eVTOL飞行器开展试点运营。

 

全球范围内,低空经济如何与以氢能技术为代表的多种新能源技术、前沿信息技术与传统航空技术深度融合,适应多元应用场景,将成为行业持续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所在。

 

低空经济浪潮之中,以氢动力飞行器为代表的新能源飞行器,作为低空经济领域新质生产力的代表,其发展速度和市场潜力受到持续瞩目。氢动力飞行器可分为液氢动力和气氢动力两大类别。与气氢相比,液氢的体积能量密度及质量能量密度都更高,飞行器可以在不增加过多重量的情况下,实现更长的航程。这意味着液氢动力飞行器在远程运输和长途旅行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氢动力飞行器:从低空经济元年迈向广阔未来

2024年7月,由陕西同尘和光低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西安交通大学、盛世盈创氢能科技(陕西)有限公司共同研制的液氢动力无人机样机试飞成功。

 

国外,氢能航空行业头部公司ZeroAvia基于19座多尼尔228双发涡桨飞机改装的氢燃料电池技术验证机2023年在英国完成首飞。2023年9月,德国H2FLY完成世界上首次液氢动力电动飞机的载人飞行。2024年7月,eVTOL巨头Joby完成液氢动力在eVTOL上的应用潜力验证。国内,2024年7月,由陕西同尘和光低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西安交通大学、盛世盈创氢能科技(陕西)有限公司共同研制的液氢动力无人机样机试飞成功,验证了应用于液氢无人机的液氢制取、储存、加注及燃料供应系统关键技术的可行性,攻克了液氢加注、无人机液氢燃料供应及液氢无人机集成等关键技术。

 

在可预见的将来,氢动力飞行器将成为实现绿色航空、应对环境挑战的重要路径之一。

 

政策助力,护航绿色航空起飞

氢动力飞行器:从低空经济元年迈向广阔未来

 

全球气候变化加剧,持续对自然生态、社会生产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推进碳中和,以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共同目标。

 

国际民航组织(ICAO)的预测表明,仅依靠目前传统航空技术的改进,难以达到2050年将航空业碳排放量降至2005年水平50%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因此,推动可持续航空技术的发展,探索并利用以氢燃料为代表的非石化类替代能源,对于航空业实现其碳减排承诺至关重要。

 

趋势之下,全球多个国家及其头部企业在推动氢能航空技术上做出长期部署,为未来航空领域可持续发展贡献重要的技术创新和实施计划。以空客 ZEROe、英国政府支持的 FlyZero为代表,海外前沿企业正积极进行氢能源航空技术的研发。同时,欧盟推出“氢能航空 2050”计划,提出要在 2035 年前将氢动力支线飞机投入市场,2050年前实现氢动力干线飞机的大规模应用。

 

我国同样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挑战,推动实现碳中和目标。在低空经济以及氢动力飞行器领域,政府相继出台政策,在空域管理、法规制定、产业扶持等方面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和引导。2023年10月,我国工业信息部、科技部、财政部、中国民航局等四部门联合印发了《绿色航空制造业发展纲要(2023-2035年)》(简称《纲要》)。《纲要》中指出,要加快电动通用航空器系列化,谱系化,突破高能量密度锂电池、高比功率氢燃料电池、高效率电推进系统、高推重比涵道风扇、先进气动布局涵道风扇和太阳能无人机等关键技术;到2025年显著提高国产民机节能、减排、降噪性能,全面提升航空绿色制造水平。

 

多部门联合发力,出台了系列政策,为氢动力飞行器发展保驾护航。2024年12月3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和国家能源局综合司联合印发《加快工业领域清洁低碳氢应用实施方案》,强调要稳步发展氢动力航空交通设备,积极布局氢能航空关键技术研发。相关部门和机构提倡稳步推进氢能多元化示范应用,积极探索燃料电池在船舶、航空器等领域的应用,推动大型氢能航空器研发,不断提升交通领域氢能应用市场规模。

 

地方政府也迅速跟进,2024年内,北京、天津、重庆等多地出台系列政策,从氢能的生产、储存、运输、应用等多个方面全面支持氢能技术突破和产业发展。

 

投融资持续升温,激发产业活力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航空业减排需求的增加,氢能源飞行器市场需求呈现增长态势。作为低空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氢能源飞行器以其清洁无污染、能量密度高等优势,有望在长距离、大载重的低空物流、应急救援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低空经济的绿色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在政策支持、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多重加持下,氢动力飞行器作为低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投融资领域备受青睐。国际层面,头部企业ZeroAvia于2024年下半年完成 1.5 亿美元总额的C 轮融资,受到全球众多投资机构和投资者瞩目。国内层面,以北京氢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在 2024 年正式完成了亿元 B 轮融资。

 

2024年,低空经济领域投资事件频繁。据财联社创投通 - 执中数据统计,截至2024年12月,全国共有 258 家低空经济相关项目公司获得过融资,关联基金 930 支,其中国资母基金有 40 支,政府引导基金 30 支,关联投资机构多达 444 家,充分彰显出资本市场对低空经济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与高度看好。据《21 世纪经济报道》数据,2024 年全年,国内在 eVTOL 领域至少发生了 17 起融资事件,融资规模屡创新高,为相关企业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推动eVTOL 技术的进一步研发与市场推广。

 

在氢能投资领域,据碳索氢能网整理,2024年国内至少有57家氢能企业完成62笔融资,累计融资金额约65亿元。涉及燃料电池、制氢设备、液氢装备、氢动力无人机等多个环节,投资。作为低空经济和氢能交叉领域,氢动力飞行器在投资领域的关注度不断上升,具有相当的发展潜力。

 

不断发生的投融资事件,不仅为氢动力飞行器以及低空经济相关企业注入了强劲动力,激发了产业的创新活力与发展潜力,还推动了低空经济产业链的完善与升级,促进了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发展,加速了产业的规模化、集群化发展进程,为低空经济的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未来已至,机遇与挑战并存

氢动力飞行器:从低空经济元年迈向广阔未来

 

以氢动力飞行器为代表,低空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将持续带动飞行器制造、技术研发、运营服务等多产业协同发展,推动传统产业升级转型,提高生产效率和服务质量,满足人们便捷出行、个性化旅游等多元化需求。

 

随着行业发展,氢动力飞行器面临的挑战也将逐步显现。除了氢燃料的储供、相应动力系统和推进技术的升级,以及对应飞行器的结构设计等技术挑战外,氢能产业整体的供应链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尚在发展阶段。据氢能观察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底,我国共建成气氢加氢站507座,相比2023年同比增长62.50%。2024年6月,北京市首座商用液氢加氢站在大兴机场临空区大兴片区正式开工建设,预计2025年投入运营,届时预计每天可为约300辆氢燃料电池商用车提供氢能加注服务。

 

在更广泛的低空经济领域,挑战同样存在。

 

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相关数据显示,截至 2023 年底,全国在册管理的通用机场仅有 449 个,且全国通航使用低空空域不足 30%,重点区域覆盖率还有较大提升空间。以城市空中交通为例,通用机场数量不足会导致低空飞行器在城市间的起降和运营受到限制,难以实现高效的空中交通网络。在氢动力飞行器方向上,“氢能基础设施+机场建设”的格局尚未形成,整体配套设施暂不能满足飞行器的实际应用。

 

软件基础设施建设也亟待加强,城市空管信息系统、空域管理辅助系统等分散在不同领域中,随着低空经济的发展,面临整合挑战。

 

市场体系方面,我国低空经济仍处于探索阶段,亟待深度挖掘多元商业模式和稳定的盈利模式。同时,更多消费场景也有待进一步挖掘,需要相关企业加强市场调研和产品创新,以满足市场和消费端的多样化需求。

 

管理体系方面,随着低空经济持续发展,全国低空经济全域协同发展机制有望逐步建立。可喜的是,随着低空司等顶层设计的持续加强,全国统一的低空经济发展规划和管理体系正高速发展建立,各地区之间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将逐步实现。

 

以“元年”为起点,氢动力飞行器正乘低空经济之势起飞,飞向拥有无限可能的未来。

 

氢动力飞行器:从低空经济元年迈向广阔未来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同尘和光低温科技):氢动力飞行器:从低空经济元年迈向广阔未来

无人机产业链逐渐完善,包括无人机研发、生产、销售、培训、维修等领域。上游环节主要包括无人机主机、发动机、传感器等关键部件的研发和生产;中游环节是无人机整机制造;下游环节为无人机应用服务,包括航拍、测绘、巡检、农业植保等。欢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入无人机产业链讨论群,共同交流学习。
GKN为现代汽车旗下Supernal的eVTOL提供复合材料机翼和吊杆
艾邦无人机及低空经济产业通讯录

作者 ab, 808

zh_CNChinese